智能电动独轮车质量乱象一直是为人诟病之处。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的缺位,市场混乱、安全事故频出等问题一直都在为整个电动平衡车行业抹黑。然而近,据有关部门透露,有关电动独轮车质量及安全的强制性标准GB 30005-2013《独轮车安全要求》将于2015年6月实施。
《独轮车安全要求》这一标准的出台,将是智能电动独轮车走进法制规范的步。纵观现在国内的智能电动独轮车市场,由于缺乏质量监管,很多没有技术及知识产权的生产厂家都在进行生产。在一些工业基础比较完备的地区,他们将智能电动独轮车迅速工业化,只为压缩成本,从不考虑安全。
这些混水摸鱼的智能电动独轮车生产厂家典型表现如下:一不研发,仅使用公模进行生产;二为了降低成本,使用质量较差的材料;三使用系统不稳定的主板;四使用代工厂进行贴牌销售。于是市场上才出现了很多劣质的杂牌产品,外壳可能一摔就破,系统很不稳定,电池容易出现断电爆炸等事故。
这些劣质智能电动独轮车,不仅使得消费者的人身安全和财产蒙受了损失,而且也损害了智能电动独轮车的行业声誉。但《独轮车安全要求》的出台,对于一些不具备资质的生产厂家来说,是一条分隔线。要么,将产品质量提升上去;要么,将面临法律法规的制约,再也无法像现在这样无所顾忌。
对于生产智能电动独轮车的品牌企业来讲,这是一次行业即将进入正轨的好消息。这些大品牌公司,都拥有自己的专业研发团队,有自己的生产工厂。它们出品的智能电动独轮车,采用优质的原材料和部件,本就性能稳定、质量可靠。对这些企业来说,《独轮车安全要求》不仅毫无压力,而且可以促使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。
智能电动独轮车行业是一个非常新的行业,对于这个行业来说,《独轮车安全要求》是一剂良药,它使得智能电动独轮车以后的质量安全将有法可依,并有可能促使行业进行洗牌,将一些不合格的扰乱市场的生产厂家清除出去,同时为出行者的安全保驾护航。需要注意的是,这也是有关部门正在关注和重视该行业发展的信号,也许行业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就从这里开始。